電動化到智能化 盤點智能汽車硬核科技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愛卡汽車 作者: 編輯:蒲叡 2023-05-04 08:53:51

內容提要: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如今的汽車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在這個科技發展迅速的年代,汽車除了要將我們安全快捷的送達目的地之外,也成為了一個服務於消費者的移動終端和社交工具。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如今的汽車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在這個科技發展迅速的年代,汽車除了要將我們安全快捷的送達目的地之外,也成為了一個服務於消費者的移動終端和社交工具。並且,從電動化到智能化,車輛的性能和架構也都在不斷進化。車企以及零配件供應商們大力研發並推出新技術的速度也在加快,他們都有著不同的設計、功能和特點,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我們今天就來具體看一下,今年已經發布或即將實現應用在汽車上的新技術。

  · 電動車續航問題解決了?

  4月19日,寧德時代在2023上海國際車展上正式發布創新前沿電池技術——凝聚態電池,該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據悉,凝聚態電池的第一步應用將是航空領域,並可快速實現量產。而目前主流的純電動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一般在120-180Wh/kg之間。當前主流電動汽車如果換用凝聚態電池,將輕松實現1200km的續航。

  寧德時代表示,該電池采用了高動力仿生凝聚態電解質,並構建了微米級別自適應網狀結構,調節鏈間相互作用力,以在增強微觀結構穩定性的同時,提高電池動力學性能,提昇鋰離子運輸效率。同時,寧德時代還表示將推出凝聚態電池的車規級應用版本,可在今年內具備量產能力。

  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其電解液完全不同於普通液態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呈完全100%的液態,而是一種半固態化的膠質狀態,這使得凝聚態電池既能完成鋰離子在正負極的傳導工作,也因為電解液本身的粘性使得流動性降低,能提高動力電池整體的安全性能,避免了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的巨大風險。此外,凝聚態電池還聚合了包括超高比能正極、新型負極、隔離膜、工藝等一系列創新技術。

  除了寧德時代之外,欣旺達也在2023上海車展上發布了最新研發成果“閃充電池”,據悉,該款動力電池具有超快充、欣安全、特耐用等特點,支持電動汽車輕松續航1000km,10分鍾可從20%充至80%SOC,讓充電像加油一樣快。欣旺達表示,方形閃充電池已實現量產。同時,其將於今年完成第一代圓柱閃充電池開發,該電池可適配約1000km續航車型。

  閃充電池

  另外,欣旺達還表示,將持續投入大量科研力量開發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電芯及電池模組,研發規劃能量密度覆蓋280Wh/kg至350Wh/kg;實現10/15/20/30分鍾快充各種應用場景。

  · 車輛電子電氣架構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把汽車中的各類傳感器、ECU、線束拓撲和電子電氣分配系統整合在一起完成運算、動力和能量的分配,進而實現整車的各項功能。功能車時代,汽車一旦出廠,用戶體驗就基本固化;智能車時代,汽車常用常新,千人千面,電子電氣架構向集中化演進是這一轉變的前提。從分布式到域控制再到集中式,隨著芯片和通信技術的發展,電子電氣架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芯馳科技在上個月發布了全場景座艙芯片X9SP和可支持行泊一體的智能駕駛處理芯片V9P,同時還發布了第二代中央計算架構SCCA2.0。據悉,SCCA2.0可助力車廠更快向中央計算架構演進。其高性能中央計算單元采用高性能X9、V9處理器作為開放式計算核心,並集成G9和E3用於高可靠運算,CPU總算力達到300KDMIPS。

  芯馳科技

  中央計算是電子電氣架構進化的下一步,而目前,域控制器是更加普遍的形式。因此,大陸集團則是發布了跨域車輛控制高性能計算單元,在原有的車身控制域基礎上,集成了車輛動態控制功能,並可在增加視覺處理芯片的基礎上,進一步集成輔助和自動駕駛功能,比如巡航、泊車等。

  大陸集團跨域車輛控制高性能計算單元

  此外,如魔視智能、佑駕創新(Minieye)、宏景智駕等自動駕駛公司也在今年上半年相繼推出了相關的域控制器產品。而行泊一體、艙泊一體、艙駕一體等融合方案則可有效降低成本,並提昇芯片、傳感器等硬件的利用率。

  · GPT大模型上車!

  ChatGPT的推出,讓所有人都為之眼前一亮,縝密的邏輯性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甚至讓ChatGPT成為了很多人的生產工具。而在4月份,國內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公司毫末智行,正式發布了業內首個自動駕駛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

  DriveGPT

  長城汽車即將量產上市的新摩卡DHT-PHEV,將成為“雪湖·海若”的首款落地車型,毫末智行表示,其城市NOH將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落地,並開啟泛化測試,到2024年有序落地100城。商業化層面,包括長城汽車在內,毫末已獲得了3家主機廠的定點合同。

  魏牌

  除了毫末智行之外,百度也宣布文心一言將在長安逸達上首發。大模型將為智能汽車帶來交互智能與服務智能的變革,帶來包括與情感化的數字人交互、開放而豐富的服務生態、智能生成內容與表現形式等在內的全新體驗。

  · 車載屏、交互式車燈、AR-HUD

  華為在2023上海車展前的智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展示了三項屏幕與車燈相關的產品,華為統稱為智能車載光解決方案。

  首先就是HUAWEI xScene光場屏。該產品采用獨創的光學引擎技術,可在等效視距3米遠處形成相當於40英寸大畫幅的虛像。實現大畫幅、景深感、低暈動、眼放松的極致體驗,大幅提昇車內視覺感知。

  HUAWEI xScene光場屏

  其次是HUAWEI xPixel智能車燈解決方案。該方案提供雙燈260萬像素投影,以小體積模組優勢適配多變造型,並具備業內唯一的雙燈精准融合算法能力。基於百萬級像素的精准遮蔽能力,以高精ADB(自適應遠光燈)可實現遠光常亮不眩目,夜晚的視野范圍提昇185%。

  HUAWEI xPixel智能車燈解決方案

  而HUAWEI xHUD AR-HUD則是已經在飛凡R7上落地,不同於其他AR-HUD的是,HUAWEI xHUD AR-HUD分辨率達到1920*730像素,包括儀表盤和導航信息等內容均可在AR-HUD上顯示,開啟智駕模式時,人機交互的許多內容也將直接顯示在AR-HUD上,可減少駕駛員轉移視線的次數,有效提高駕駛安全性。此外,在HUAWEIxHUD AR-HUD上還可實現倒車影響顯示、巨幕觀影等體驗。

  HUAWEI xHUD AR-HUD

  除了華為之外,馬瑞利、銳思華創等公司也在2023上海車展中展示了其AR-HUD產品。其中,馬瑞利的AR-HUD名為Diorama信息顯示屏。該顯示屏可靈活在左右A柱之間配置大小,在擋風玻璃的底部邊緣提供高清、高對比度的顯示信息,包括導航、指示器、警告等圖像,能確保行車信息的可見性和可讀性,讓駕駛員輕松識別駕駛盲區中的物體,保障安全駕駛。

  馬瑞利AR-HUD

  同時,馬瑞利也展示全彩地面投影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個性化,而且更加智能,是可以編程的360°照明組件,增強車與車、車與人的交互。另外,馬瑞利還推出了smartCorner照明與傳感器系統集成技術,可將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集成至前燈或尾燈中。

  · 沒有高精地圖的NCA

  在華為智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餘承東高調的表示,HUAWEI ADS 2.0將實現有圖無圖都能跑。基於道路拓撲推理網絡進一步增強,即使無高精地圖也能看懂路,紅綠燈等各種道路元素,使得無圖也能開。今年Q3將實現15個無圖城市的落地,Q4又將新增30個無圖城市的落地,達到45城。

  HUAWEI ADS 2.0

  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已實現深圳、上海、廣州落地。重慶也即將解鎖城區NCA,杭州也將在Q2落地。該系統可覆蓋90%城區場景,在復雜路口、人車混行的場景也能順利通行,可主動超車換道、脫困換道,極大提昇出行效率。

  除了華為之外,小鵬汽車也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在無圖城市開放部分導航輔助駕駛功能。而百度的智能駕駛輔助方案明確表示將使用高精地圖,但采用的是輕地圖模式,即減少采集和標注,憑借算法來實現足夠的精度。

  小鵬

  小鵬

  目前已有包括華為、蔚來、小鵬、理想、地平線等多家企業明確表達了棄用高精地圖的想法。而自動駕駛公司和主機廠要擺脫高精地圖的原因一方面是受政策限制,且高精地圖繪制成本高昂,鮮度不夠。2023年“輕地圖”的趨勢已然分明。

  · 開始內卷的激光雷達

  隨著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的普及,激光雷達也就成為了很多高端車型的剛需。但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堅持創新纔能穩步向前。禾賽科技就在今年上半年面向ADAS前裝量產市場,正式發布了最新車規級超薄遠距激光雷達:ET25。這款激光雷達以高度命名,僅有25mm高的極度輕薄機身可安裝在車內擋風玻璃後。

  ET25

  同時,ET25性能並未受到影響,無擋風玻璃時10%反射率下的測遠距離達到250米,即便在擋風玻璃後ET25在10%反射率下的測遠距離也能做到225米。

  ET25

  此外,北醒光子也在上個月發布了其車載512激光雷達平臺,“北醒應龍”平臺,平臺的底層硬件架構由三個模塊組成,分別是高精2D掃描系統,905nm陣列收發和自定義SoC。作為全球首個車載512激光雷達平臺,最為核心的技術之一是高精2D掃描系統,其通過雙電機三環同步控制技術,將掃描角度精度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即要求電機每秒鍾轉動近百圈,同時每圈的偏差小於鍾表秒針轉動的120/1以內。北醒CEO李遠表示,未來在此平臺上還會衍生出更高階的版本,實現突破1000線的歷史使命,實現相機級清晰度的突破。

  北醒光子

  北醒光子

  全文總結:隨著科技的進步,車企們在智能化這條路上的投入也逐漸加大,很多車企也都展示了代表某一領域的發展方向以及全新技術,並且這些技術不是概念階段,很多都已經可以實現落地。而這些智能化技術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更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如今看來這些技術新穎又硬核,但或許在未來,這些硬核技術將成為人們出行的必備功能。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